车臣独立运动兴起
巴萨耶夫是车臣独立运动中最为极端、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恐怖分子头目。
巴萨耶夫虽然出生在车臣,但他的祖上却是被俘虏的俄罗斯军人。当年,这些俄罗斯军人在战场被俘后,最终被车臣同化,成为了车臣人。
巴萨耶夫的家族虽然逃过了二战后的族人流放,但那段屈辱的历史,却在巴萨耶夫幼小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。
年轻的巴萨耶夫曾去莫斯科求学,自由散漫的个性让他无心向学,最终因为挂科过多被学校开除。之后的日子里,他只能在莫斯科街头漂泊,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。
正是在那个时候,巴萨耶夫结识了一些和他一样漂泊在外的高加索人。
这些人常聚在一起,诉说着对俄罗斯的不满。看着莫斯科灯红酒绿的繁华,再想到家乡高加索山区的贫穷落后,巴萨耶夫对俄罗斯的仇恨与日俱增。
1991年,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开始高喊独立的口号,誓要摆脱俄罗斯的控制。巴萨耶夫意识到,这是他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,他回到车臣,投身到独立运动中去。
为了给杜达耶夫一个见面礼,巴萨耶夫在同年 11 月 9 日,和几个同伙一起,劫持了一架从莫斯科飞往土耳其的客机。
他们控制了驾驶舱,威胁要炸毁飞机,逼迫俄罗斯政府与车臣谈判。
这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,尽管飞机最终在土耳其安全降落,但巴萨耶夫却趁机逃之夭夭,大摇大摆地回到了车臣。
车臣的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,他的名字开始在车臣家喻户晓。杜达耶夫更是亲自接见了这位"勇士",允许他在车臣境内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。
此后,巴萨耶夫带领他的武装,在车俄边境地区大肆活动,多次和俄罗斯军队发生冲突。
他以个人的勇武和指挥才能,赢得了部下的忠心。一时间,"巴萨耶夫"这个名字,成为了俄罗斯军队的梦魇。
1994年12月,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。在巴萨耶夫的率领下,一支由百余名勇士组成的游击小分队,开始在车俄边境地区大显神威。
游击战神
面对装备精良的俄罗斯正规军,巴萨耶夫并没有正面迎战的打算。他深知自己寡不敌众,唯有出其不意、以弱胜强,才是制胜的法宝。
他带领队伍辗转在高加索山区的林间小道,像一条矫健的猎豹,时而出击,时而隐蔽。游击战,就成了巴萨耶夫的拿手好戏。
每当俄军对车臣发动围剿时,巴萨耶夫总能以诡谲多变的战术,让俄军吃尽苦头。但真正让巴萨耶夫名声大噪的,是一次劫持人质事件。
1995年,巴萨耶夫率领一百多名武装分子,潜入了俄罗斯境内的布琼诺夫斯克镇,占领了当地一家医院,劫持了上千名平民作为人质。
他向俄罗斯政府发出最后通牒,要求俄军立即从车臣撤出,否则就屠杀人质。
消息传出,叶利钦政府陷入了空前的舆论压力之中。在国际社会的呼吁下,俄罗斯不得不暂停对车臣的军事行动,派出谈判代表与巴萨耶夫对话。
巴萨耶夫得寸进尺,一再提出过分的要求,甚至当着谈判代表的面,残忍地处死了几名人质,以示自己并非虚张声势。
最终,俄罗斯政府被迫低下了头。俄军开始从车臣境内撤出,巴萨耶夫也带着他的人质和武装力量,堂而皇之地返回了车臣。
这场胆大包天的劫持人质行动,让巴萨耶夫在车臣威名大震,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英雄。连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,也不得不对这位"战神"刮目相看。
好景不长,杜达耶夫在一次俄军的空袭中丧生。权力的真空让车臣陷入了一团混乱,巴萨耶夫抓住时机,将大权揽入自己手中,成为了车臣反俄武装的精神领袖。
巴萨耶夫掌权后,变本加厉地对俄罗斯发动游击战。
他的武装力量如雨后春笋般壮大,其中不乏许多慕名而来的国际恐怖分子。在巴萨耶夫的率领下,他们制造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,将俄罗斯的国土搅得天翻地覆。
游击战的胜利,让巴萨耶夫尝到了甜头。他甚至狂妄地宣称,自己的游击战术,连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头目本·拉登都自叹弗如。
巴萨耶夫无疑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的头号公敌,是高加索地区一颗冉冉升起的"战神"。
1999年,普京掌权,发誓要将巴萨耶夫绳之以法,誓要为死于恐怖主义之手的俄罗斯平民伸张正义。普京断然下令,发动新一轮的车臣战争,大举进攻车臣。
恐怖主义狂魔
面对普京的雷霆手段,巴萨耶夫再一次陷入了困境。俄罗斯军队节节逼近,巴萨耶夫领导的武装力量被逼得节节败退,最终退守进了高加索山区的密林深处。
巴萨耶夫的游击队苦苦支撑,伤亡惨重,补给困难,处境岌岌可危。
穷途末路之际,巴萨耶夫决定孤注一掷。
他要用更加疯狂、更加血腥的恐怖主义行径,来逼迫普京就范。他将魔爪伸向了俄罗斯的本土,在莫斯科制造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。
2002年10月,巴萨耶夫指使他的恐怖分子,劫持了莫斯科一家剧院,近千名观众沦为人质。恐怖分子威胁,如果俄军不立即从车臣撤出,他们就要将人质全部处决。
普京没有丝毫软弱退让,他当机立断,命令特种部队强攻剧院,最终击毙了所有恐怖分子,结束了这场令人揪心的人质危机。
但巴萨耶夫并未就此收手。2004年,他又在莫斯科最繁忙的地铁站制造了连环爆炸案,数十名无辜平民丧生。
同年8月,两架从莫斯科起飞的客机被恐怖分子劫持,最终双双坠毁,近百人遇难。一时间,俄罗斯社会陷入了恐慌,人心惶惶。
面对接二连三的恐怖袭击,普京没有丝毫退缩,反而愈加坚定了肃清巴萨耶夫的决心。他下令全面加强反恐力度,誓要将这个恐怖主义的毒瘤连根拔起。
巴萨耶夫越是疯狂,普京就越是强硬,谁也不肯先行退让一步。
巴萨耶夫渐渐意识到,他疯狂的恐怖主义行径,非但没能逼迫普京退让,反而将自己推到了穷途末路的绝境。
但巴萨耶夫并不甘心就此认输,他要用更加疯狂、更加绝望的举动,来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。
俄罗斯的反恐行动
普京对巴萨耶夫的恐怖主义行径忍无可忍,他下定决心,一定要将这个恐怖分子头目绳之以法。
于是,一场大规模的反恐行动在俄罗斯境内悄然展开,普京亲自为这场行动命名为"围猎行动",其目标只有一个:巴萨耶夫的人头。
为了表明决心,俄罗斯政府甚至悬赏1000万美元,要将巴萨耶夫活捉或击毙。
面对悬赏,巴萨耶夫非但不惧怕,反而放话嘲讽道,自己或许会为了这1000万美元,亲自坐车去莫斯科领赏。他的狂妄,更加激怒了普京。
俄罗斯特种部队开始在高加索山区展开大规模的搜捕行动,誓要将巴萨耶夫的老巢一网打尽。然而,巴萨耶夫总能在找到机会逃脱。
俄罗斯军方曾数次与巴萨耶夫的武装发生激战,双方伤亡惨重。一次交火中,俄军甚至炸断了巴萨耶夫的一条腿,但巴萨耶夫仍逃出了俄军的包围圈。
见武力围剿难以奏效,普京改变了策略。他命令俄罗斯联邦安全局(FSB)派出特工,打入巴萨耶夫的内部,伺机刺杀这个恐怖头目。
行动并不顺利。多疑的巴萨耶夫对每一个新成员都要经过严苛的审查,数名俄罗斯特工被他识破身份,遭到残忍的酷刑折磨,最终惨死。
2005年,一名俄罗斯特工通过军火交易,成功取得了巴萨耶夫的信任。巴萨耶夫急需大量炸药,策划在俄罗斯"8国集团峰会"期间发动一系列恐怖袭击。
特工将这一信息秘密传回了莫斯科。
普京当机立断,指示FSB在交易的炸药中做了手脚。炸药被植入了遥控引爆装置,俄方静静等待时机的到来。果不其然,巴萨耶夫上钩了。
他亲自押运炸药,打算实施他疯狂的计划。就在他的车队行进到一半时,FSB的特工远程引爆了炸药。
巴萨耶夫所乘汽车瞬间被炸得粉碎。当俄罗斯特种部队赶到现场时,他们在残骸中发现了巴萨耶夫的尸体,经DNA检验,确认无疑。
2006年7月10日,FSB向普京报告巴萨耶夫伏诛的消息,历时10年,牺牲无数的反恐行动,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。
巴萨耶夫死了,车臣反俄武装失去了精神领袖,从此一蹶不振。普京趁胜追击,继续加大对车臣的军事打击和政治施压,迫使越来越多的车臣武装放下武器,重返俄罗斯的怀抱。
参考资料:
1、俄悬赏千万美元捉拿马斯哈多夫 巴萨耶夫 中国青年报 2004年09月09日
2、过去的一年为何会成为“恐怖之年” 中国青年报 2007年02月13日
